最好的教育是鼓励,而不是一味打压
前几天,看到一句话深有感触:“学习就是为了自由。”
确实,年少时吃学习的苦,远比长大后吃生活的苦来得值得。
中国古语说得好: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但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选择努力,而不是被迫吃苦,考验的正是父母的智慧。

现实里,太多家长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,考试差了就指责,事没做好就批评,好像孩子必须事事完美才叫 “有出息”。
可咱们忘了,就连成年人都做不到事事满分,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孩子?
我见过太多被打压长大的孩子,要么变得自卑怯懦,要么叛逆反抗,反而那些被鼓励着长大的孩子,更自信、更敢闯,也更懂得怎么面对挫折。
教育孩子,从来不是靠权威压制,也不是靠责骂管教,而是用鼓励,帮孩子找到自己的闪光点,一步步长成最好的样子。
一、看见孩子闪光点,别揪着 “缺点不放”
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就像花儿一样,有的开得早,有的开得艳,有的花期晚,可总有自己的精彩。
可很多家长偏不这么想,眼里只盯着孩子的 “不足”:孩子数学不好,就天天骂 “你怎么这么笨,这点题都不会”;
孩子内向不爱说话,就吐槽 “你怎么这么窝囊,见人都不会打招呼”;
孩子喜欢画画不喜欢刷题,就指责 “净搞这些没用的,能当饭吃吗”。
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真的觉得自己 “很差劲”,慢慢失去自信,连自己的优点都不敢承认了。
其实,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变成 “完美的别人”,而是帮孩子成为 “更好的自己”。
孩子数学不好,但可能语文写得好;内向不爱说话,但可能心思细腻、做事认真;不喜欢刷题,但可能有艺术天赋。
做父母的,要学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,多夸夸他们。
“你这次作文写得真生动”,“你把房间收拾得真整齐”,“你画画真有想法”,而不是盯着缺点揪着不放。
打压只会磨掉孩子的底气,鼓励才能撑起孩子的勇气。
孩子的成长,需要的是肯定,而不是否定。
二、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,不是单向灌输
朋友的女儿今年刚上重点高中,年仅十五岁就离开家住校。
有次宿舍聊天,同学问她:“高中生活这么苦,你怎么还能这么努力又乐观?”
女孩想了想说:“因为我看到妈妈特别不容易,却从不抱怨。我想成为她那样的人。”
同学们听了这话,不少人都哭了。孩子们哭的是积压已久的压力,也是对父母的想念与理解。
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口头上的大道理,也不是单向的灌输,而是父母通过自身的言行,为孩子树立可以模仿的榜样。
很多家长总爱对着孩子讲大道理:“你要努力学习,不然将来没出息”,“你要懂事,别让我们操心”,“你要向别人家孩子看齐”。
道理说再多,不如父母亲自做给孩子看。
教育从来不是口头上的 “你应该怎样”,而是父母用自己的言行,给孩子做榜样。
希望孩子爱学习,你别整天抱着手机刷视频,拿起一本书静静阅读;
希望孩子乐观积极,你就不要遇到一点小事就抱怨发脾气,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;
希望孩子孝顺懂事,你别总对长辈呼来喝去,要多关心照顾老人。
孩子的行为习惯,往往就来自对父母一言一行的模仿。你怎么做,孩子就会跟着怎么学。
就像有的家庭,父母勤劳踏实、情绪稳定,孩子自然也会懂事努力;有的家庭,父母整天争吵、抱怨生活,孩子也容易变得消极悲观。
与其花时间对着孩子说教,不如多花点心思做好自己,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,什么是努力,什么是善良,什么是责任。
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,比任何大道理都管用。
三、少点 “权威压制”,多点 “尊重包容”
“教育不是一味的责骂。”
一位父亲曾说,“如果你干了违法乱纪的事,不用我批评,法律就会制裁你;如果你干了违背道德的事,舆论和良心会谴责你。但还有很多事,没有对错也没有标准,这时候需要的是理解和沟通。”
留下再多财产,不如教会孩子生存的能力。
这种能力,需要孩子从小在生活中学到,而不是在打压中失去。
不少家长总觉得,“我是家长,孩子就得听我的”,习惯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孩子:
孩子有自己的想法,就说 “你懂什么,听我的”;
孩子不想做某件事,就强迫 “我都是为你好,必须做”;
孩子犯了点小错,就不分青红皂白责骂 “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”。
孩子虽然小,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,他们需要的不是 “被控制”,而是 “被尊重”。
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绝对的对错,也不是所有事情都要按父母的标准来。
孩子想尝试新事物,让他们去试试,就算失败了,也是一次成长;
孩子有不同的想法,耐心听他们说完,就算不认同,也别轻易否定;
孩子犯了小错,先问问原因,再慢慢讲道理,而不是一味责骂。
做父母的,别总想着用规矩和情绪约束孩子,真正聪慧的家长,懂得平等沟通,尊重孩子的表达和想法。
你越尊重孩子,孩子越愿意听你的话;你越包容孩子的不完美,孩子越能健康成长。
毕竟,留下再多财产,不如教会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;制定再多规矩,不如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的勇气。
没有完美的父母,也没有完美的孩子,我们都在成长的路上慢慢摸索。
不用逼孩子成为 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也不用逼自己成为 “完美的父母”,只要我们多一点鼓励,少一点指责;多一点包容,少一点压制;多一点言传身教,少一点空洞说教,孩子自然会在爱与支持中,长成独属于自己的模样。
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让孩子变得有多优秀,而是让孩子相信自己 “可以很优秀”;
从来不是一味打压,而是用鼓励的力量,让孩子拥有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底气。
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:最好的教育是鼓励,而不是一味的打压。
